澳门美高梅金殿

图片
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会员注册

会员中心|广告服务|企业服务

硬笔书法

 


 

中国敦煌专家:敦煌硬笔写本研究改写中国书法史

    经过多年整理和研究,中国敦煌学专家们日前提出,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,以实物推翻了以往“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”的说法,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。

    据了解,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,多为纸本,也有绢本;有汉文,也有(人旁加去)卢文、粟特、梵文、突厥、于阗、吐蕃、回鹘、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;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、契卷书信、经帖杂文和佛经;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、行书、行草和草书。

   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、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:“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,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。”

    据李正宇介绍,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,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、佛塔、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,从笔画造形看,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,粗细均匀,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“线”感,没有毛笔书写顿笔、回峰、肥瘦结合、点面相间等“面”的特征,“显然是用竹、木、骨、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”。

   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。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,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、芦苇管、竹批、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。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,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。

    从形制上看,这两种笔极为相似,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,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。让人吃惊的是,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,呈双瓣合尖状,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。1991年,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,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、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,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,时间已有近两千年。

    李正宇说,中国史书中有“古笔多以竹”的记载,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,就属此类。该笔形状扁平,一头平齐,一头削尖,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,显然已经用于写字,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“竹梃蘸漆而书”的历史事实。

    李正宇认为:“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,作为书写工具,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,先秦时期,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。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,甲骨文、大小篆、古隶、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。”

    据史书记载,中国书法的“毛笔时代”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。毛笔的改良、丸墨的发明、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,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天下的前提条件。李正宇说:“作为书写工具,硬笔早于毛笔,这就决定了在西汉毛笔书法到来之前,中国书法史上还有一个先秦硬笔时代。”

    庞中华、孙敦秀、王希农等中国书法界知名人士认为,敦煌硬笔研究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空白。“硬笔书法中国书法母体论”的提出,引起了中国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的强烈关注,《中国硬笔书法报》编辑、著名书法理论家周圣尊撰文指出,这是“改绘中国书法史蓝图的壮举”。

中国硬笔:现代钢笔的“远祖”


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。

    西方钢笔在19世纪的传入和使用,使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国毛笔逐渐退居“二线”,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革命,产生了现代硬笔书法。可长期以来中国人却不知道硬笔本是中国古有之物,部分硬笔的形制和功能离现代钢笔只差一步之遥。中国专家的新近研究成果表明,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钢笔存有渊源关系,虽然二者关系究竟如何目前还难完全梳理清楚,需要进一步论证。但专家认为,从笔舌形制和原理的共同性可以看出,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西方钢笔关系密切,至少是它的“远祖”。

  

地 址:北京市东长安街6号119室
邮政编码:100740
电 话:010-65256377,65599714
传 真:010-65124689
E-mail:webmaster@china-writing.com


2013年02月22日